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大新闻 > 校园新闻

  • 一花引得百花开——段意花荣获2025年全国新时代 “百姓学习之星”
  •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终身教育学院 作者:唐箭、卜亚琼
  • 近日,益阳开放大学推荐的益阳市水文站退休职工段意花,入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25年“百姓学习之星”,成为湖南省5名获此殊荣的代表之一。从资江畔挽救百余生命的“平民英雄”,到社区里带动千人志愿服务的“文明导师”,这位两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用半生坚守诠释了终身学习的真谛。让我们一同走近她,探寻其学习历程与奋斗轨迹。

     

    勤学习、善思考,以知识充实人生

    段意花自幼便与书结缘,求知若渴。然而,家境贫寒让她在初中毕业后无奈中断学业但她并未就此放弃学习,而是以独特的方式汲取知识养分。每日,她坚持阅读各类报刊,从时政要闻到民生百态,皆细细品味。随身携带的《雷锋日记》,更是被她反复翻阅,雷锋精神深深烙印在她心中,成为她一生的精神指引。

    1999年,段意花成为水文站趸船值守员。面对陌生的水文工作,她深知责任重大,于是跟着丈夫从零学起。学习水文知识、掌握测量仪器、协助上报测量数据,每一个环节她都认真对待。二十余年来,凭借着不断学习和严谨的态度,她工作从未出错。

    长期生活在趸船上,段意花夫妇练就了精湛的水上功夫。每当听到呼救声,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纵身跃入汹涌的江水中。20余年来,他们从湍急的江水中救起百余人,年龄跨度极大,小到7岁的懵懂孩童,大到83岁的耄耋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因他们的勇敢而重获生机。

     

    学以用、有所为,以热忱反哺社会

    段意花长期坚持学习,涉猎广泛。为了在救援时发挥更大作用,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急救知识。一本本急救手册被她翻得破旧不堪,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同时,她还深入钻研法律常识,以便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依法依规妥善处理。

    面对落水者,她学以致用,运用日常积累的心理学知识,以温和、耐心且专业的言语舒缓对方紧绷的情绪,给予他们希望,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她不仅在救援中践行所学,还积极投身道德宣讲和防溺水宣传工作。受邀参与市公路养护中心、市司法局等单位的道德宣讲活动时,她以“初心引领使命,小舟托举大爱”等主题,深情讲述自己的故事,感染听众超万人次,让更多人深刻理解了道德的力量与责任的担当。作为防溺水宣讲员,她在资江趸船设置“生命救援实训点”,将20余年的救人经验转化为溺水急救培训课程。带着知识走进社区、学校,用自己所学讲解溺水的危害及自救互救方法。为了让居民有更直观的感受,她带着溺水模拟道具,现场演示急救操作。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救援案例,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就在身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乐分享、促交流,以真知点燃星火

    退休后的段意花并未选择安逸度日,而是潜心钻研优化社会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等领域的优秀案例,汲取宝贵经验。2023年,她在益阳市南站社区成立“段意花工作室”。在她的引领下,社区涌现出大批优秀典型人物加入工作室。段意花与“湖南好人”熊建国、抗疫先锋张敏等模范人物组成志愿宣讲队,传播道德故事、汇聚道德力量。

    他们走进社区,通过事迹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激发居民们的学习热情。道德讲堂中时常传出热烈的讨论声,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对道德的感悟和身边的好人好事;书吧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红色之家则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开展党员活动的重要场所。截至目前,段意花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理论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40余场,联合志愿服务队通过“益老食堂”“周末艺术课堂”“暑期艺术课堂”“公益课堂”等项目开展各类特色课程120余场,惠及居3700余人次。

    段意花还结合南站社区道德超市,与工作室成员组成议事会,制定道德超市积分管理制度与细则。学习、实践、开展服务都能获得积分,用积分即可兑换物资。在这种激励机制下,社区志愿者从100余人快速发展至1000余人,积极助力社区基层治理,让段意花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一次互动活动中,一位年轻居民激动地说:“听了各位老师的故事,我深受鼓舞,我也要向你们学习,为社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段意花用一生诠释了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升华与责任的担当。她以道德为舟、以知识为桨,在救死扶伤中践行大爱,在社区服务中传递温暖,在文明创建中引领风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