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 610201
修业年限:2—5 年
培养层次:专科
学习形式:脱产
二、入学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
2.年满 17 周岁,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生;
3.通过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成绩合格并被录取到本专业的人员。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的
培养目标。
四、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需要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需要掌握的专业基本能力,以及需要具备的专业实践工作方法与技能,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要求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大学人文基础知识、大学英语基础知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
2.能力要求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3.社会能力要求
1)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具备较强的企业组织管理能力。
3)有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2)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行为规范。(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5)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计算机专业知识。
五、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及设计理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广泛的专业调研基础上,针对相关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点分析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探索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三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显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本专业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地方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就必须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要走社会调研、构建岗位群、构建专业模块及课程设置“四步曲”。即通过社会行业需求调查研究,构建岗位群,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逐步使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分析社会实际需求、行业实际需求及学生实际需求信息,构建出社会需求岗位群,对专业作模块化分解,对课程作进一步的整合,从而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行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岗位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并随时关注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对行业、企业的实地考察调研,通过信息收集分析,不断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更新,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使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始终保持其前瞻性和先进性。
2.模式设计思路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现。教学资源库建设也是下一步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创新移动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工作。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每门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件、实训计划、实训方案、考核方案、案例库、试题库等内容,落实各个教学环节。
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 门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占总学时比例 |
||
合计 |
实际占比 |
国家/学校标准 |
||||
公共基础课 |
9 |
28 |
448 |
27% |
>=25% |
|
专业课 |
6 |
24 |
384 |
23% |
|
|
选 修 课 |
公共选修课 |
4 |
12 |
192 |
11% |
>=10% |
专业选修课 |
3 |
12 |
192 |
11% |
||
综合实践 |
11 |
52 |
832 |
50% |
>=50% |
七、课程体系
1.主要课程有:数据库基础、Dreamweaver网页设计、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系统与维护、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网络实用技术基础、Flash动画制作、Java程序设计基础、3Dmax三维设计。
数据库基础: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几乎都是以数据库作为核心的。主要讲述的是数据库基础知识,在管理过程中要涉及大量信息,为了有效存储、处理和管理日益重要的信息,需要一种现代工具,这就是数据库系统。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reamweaver网页设计:Dreamweaver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网页制作三剑客之一,数以万计的用户通过它制作出各类精美的网页。本课程以最新版的Dreamweaver为例,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使用Dreamweaver实现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巧,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将使读者获得设计商业网站的方法和技术。相信当读者学习完本书后将达到专业网页设计师的水平.从而可以设计出专业水准的个人网站和商业网站。
交换与路由技术:本课程讲述了交换技术、路由技术、远程访问技术方面的知识,掌握网络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概述、网络信息的加工、网络的规划与建设、Web艺术设计、网页制作工具-Front Page2000、网络信息的发布与网站的维护等六章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可以作为系统设计语言,编写工作系统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广泛。
微机系统与维护:本课程以介绍目前微机市场主流硬件产品为主,根据课程特点以及适应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第1章介绍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机系统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第2章介绍微机主要部件的基本性能指标、基本工作原理和选购方法,第3章介绍微机的硬件组装技术,第4章介绍微机软件系统的安装,第5章介绍微机的网络连接技术和方法,第6章介绍微机系统的维护,第7章介绍微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办公自动化:分4篇,主要介绍了Micorosoft Office 2000中最常用的办公应用软件Word 2000、Excel 2000、PowerPoint 2000和Access 2000的功能,结合实例,每章都附有习题,可供教学使用。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过程。
3Dmax三维设计:常简称为3d Max或3ds MAX,是Discreet公司开发的(后被Autodesk公司合并)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其前身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3D Studio系列软件。在Windows NT出现以前,工业级的CG制作被SGI图形工作站所垄断。3D Studio Max + Windows NT组合的出现一下子降低了CG制作的门槛,首先开始运用在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制作,后更进一步开始参与影视片的特效制作。
2.教学进程安排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执行性专业规则进程表 |
模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 时 |
课程性质 |
|
考试类型 |
考核方式 |
公共基础课 |
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64 |
必修 |
1 |
闭卷 |
笔试 |
2 |
英语 |
3 |
48 |
必修 |
1 |
闭卷 |
笔试 |
|
3 |
高等数学 |
3 |
48 |
必修 |
1 |
闭卷 |
笔试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必修 |
2 |
闭卷卷 |
笔试 |
|
5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必修 |
1 |
开卷 |
笔试 |
|
6 |
社交礼仪 |
3 |
48 |
选修 |
3 |
开卷 |
笔试 |
|
7 |
职业与人生 |
3 |
48 |
选修 |
4 |
开卷 |